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第一章:学术灾难与时空奇变

书名:盛唐节奏大师 作者:燕子飞飞 本章字数:4975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会议室里的空气凝固得几乎能捏出水来。

周律站在投影屏前,屏幕上还停留着他精心准备的最后一页PPT——“论唐诗平仄结构与现代嘻哈Flow的同构性”。他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感觉自己的领带突然勒得有点紧。

“综上所述,盛唐诗人对文字节奏的掌控力,与当代顶尖Rapper对韵律的把握,在本质上遵循相同的创作规律...”

台下传来一声清晰的嗤笑,打断了周律的陈述。那是坐在第一排的赵教授,古典文学界的泰斗,此刻正毫不掩饰脸上的讥诮。

“周博士,”赵教授拖长了音调,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我听了你四十分钟的陈述,仍然不明白你到底在说什么。‘双押’?‘Flow’?‘Punchline’?这些不伦不类的词汇,怎么能与李杜诗篇相提并论?”

周律深吸一口气,试图保持专业态度:“赵教授,这只是术语借用,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两种艺术形式的内在联系。比如李白《蜀道难》中‘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长短句交错、语气词开篇的模式,与现代嘻哈中的Ad-lib和节奏变化...”

“荒谬!”赵教授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震得哐当作响,“将街头俚语与千年文明等同,简直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你说的那些‘嘻哈’,不就是一群衣着暴露的年轻人在那里念念叨叨吗?”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窃笑。周律感到脸颊发烫,他瞥见自己的导师李教授坐在角落,低头玩弄着钢笔,一言不发。

“我认为周博士的研究视角很新颖。”一个微弱的声音从后排传来,是刚留校任教的张老师。但她的声音很快被更大的反对声淹没了。

“创新不等于胡说八道!”

“这完全是对学术严谨性的践踏!”

“唐诗的平仄规律怎么能和那些街头小调相提并论?”

周律的手指微微颤抖。他为这个研究付出了三年心血,从数以千计的唐诗和嘻哈作品中寻找韵律模式的共性,建立了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分析节奏变化,甚至自学了乐理和声韵学...

“够了。”会议主席王教授终于开口,推了推金边眼镜,“周博士,感谢你的分享。但学术研究需要尊重传统,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这个课题...还是暂时搁置吧。”

散会后,周律独自留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机械地收拾着材料。投影屏上的PPT仿佛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李教授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别太在意,老赵他们就是这样。你的研究其实很有价值,只是...时机未到。”

周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知道导师在安慰他——这场答辩的失败,意味着他申请的研究基金彻底泡汤,甚至可能影响他的教职评定。

回到狭小的公寓时,天色已晚。周律把公文包随手扔在沙发上,给自己倒了杯水。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车流如织,现代社会的喧嚣与他在学术会议上遭遇的传统壁垒形成鲜明对比。

他走到书桌前,目光落在一个古朴的木盒上。这是一个月前,他在敦煌旅游时,从一位老商人手中购得的。盒中只有一份残破的古卷,据说是从莫高窟附近发现的,卖家称其为《乐府韵律秘要》。

当时周律只是出于好奇买下它,这三周来忙于准备答辩,几乎忘了它的存在。此刻,失败的沮丧和对传统学术界的失望,让他鬼使神差地打开了木盒。

古卷的材质非纸非帛,触手柔韧而冰凉,边缘已经破损,但主体部分尚且完整。展开后,可见上面布满了奇特的符号和图案,既不像标准的乐谱,也不像任何已知的记谱法。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圈点记号”——大小不一的圆圈和点状标记以某种规律分布在卷轴上,旁边配有一些极古老的汉字注释。作为一名音乐学者,周律直觉感到这是一种记录音律的方式,但与他所知的所有音乐记谱系统都截然不同。

“这到底是什么...”周律喃喃自语,打开台灯,仔细研究起来。

他注意到这些圈点记号的排列方式与现代音乐中的节奏谱有微妙相似,但又复杂得多。一些标记让他莫名联想到嘻哈音乐中的节奏型——切分、连音、重音移位...

不知不觉中,周律完全沉浸在了古卷的世界里。他取来笔记本,尝试解读这些符号的可能含义,绘制对照表,寻找规律。失败的阴霾渐渐被学术好奇所取代。

“如果这是某种古老的节奏记谱法...”周律兴奋地假设着,“也许能证明节奏感知是人类共通的能力,跨越时代与文化...”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古卷末尾有一处特别密集的圈点组合,旁边用极细的笔触标注着几个难以辨认的古字。周律拿出放大镜,仔细辨认那些已经褪色的字迹。

“律...吕...通...天...”他艰难地解读着,“这是什么意思?”

也许是错觉,但当他轻声念出这几个字时,古卷上的圈点似乎微微发光了。周律摇摇头,觉得自己大概是太累了。

他继续研究那处特殊符号,手指无意识地沿着圈点的轨迹滑动。突然,他意识到这些标记的排列方式与他最近研究的一首唐诗的吟诵节奏惊人相似——杜甫的《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周律下意识地吟诵起来,手指跟着节奏在古卷上轻轻敲击。

就在诗句念完的瞬间,异变陡生。

古卷上的圈点符号突然明亮起来,发出柔和的蓝光,那些线条仿佛活了过来,在纸面上流动旋转。整个房间开始震动,桌上的水杯泛起密集的涟漪。

“怎么回事?”周律惊慌地想站起来,却发现自己被无形的力量固定在椅子上。

古卷上的光芒越来越盛,形成一个复杂的光阵,将他笼罩其中。他感到耳边响起无数声音——似乎是千百种语言的吟唱、诵读、歌咏,交织成浩瀚的声浪。

墙壁开始透明化,窗外的现代都市夜景扭曲变形,像是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周律感到自己正在被拉扯、分解、重组,一种难以言喻的失重感包裹了他。

最后映入眼帘的,是古卷中央形成一个光的漩涡,将他整个人吸入其中。在完全失去意识前,他仿佛听到一个混合了古今音韵的声音在耳边低语:

“律通天地,韵贯古今...”

然后是一片虚无。

周律感觉自己在一片光的海洋中漂浮了漫长的时间,又或许只是一瞬。当意识重新回归时,他首先感到的是坚硬的地面和自己急促的心跳。

他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熟悉的公寓天花板,而是湛蓝无云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陌生的气味——混合着泥土、牲畜和某种不知名的香料。

“我这是...”周律撑起身子,环顾四周,顿时愣住了。

他正坐在一条狭窄的土路旁,两侧是低矮的古式建筑,青砖灰瓦,木雕门窗。人们穿着古装剧里常见的唐式服装来来往往。远处传来阵阵嘈杂声,不像现代城市的交通噪音,而是人声、牲畜声和各种手工劳作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穿越了?”这是周律的第一个荒谬念头。但眼前的景象太过真实,不容否认。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发现还紧紧攥着那份古卷。但此刻的古卷看上去更加破旧,上面的光芒已完全消失,恢复成普通古物的模样。

“嘿!兄台何故坐于路中?”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

周律抬头,看见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大汉正疑惑地看着他。那人的口音古怪,但勉强能听懂。

“我...我迷路了。”周律勉强回答,小心翼翼地站起来。他发现自己的西装革履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路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观兄台衣着,可是西域来的胡商?”大汉好奇地打量着他,“怎的这般打扮?”

周律含糊应了一声,不敢多言。他现在确定了两件事:第一,他确实穿越了;第二,这里的人说的是古汉语,他能听懂大概,但自己现代的口音肯定很奇怪。

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周律沿着街道慢慢行走,试图弄清自己所处的时间和地点。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明显是唐代的,人们的服饰和发式也符合唐代特征。

走着走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许多人正围着一面巨大的木板墙观看什么。周律好奇地凑过去,发现墙上贴着一张大大的海报——是的,海报,虽然是用毛笔手绘的,但分明是张宣传海报。

更让他震惊的是海报上的内容:

“东市Battle擂台,太白居士对阵少陵野老!今夜酉时,不见不散!”

海报下方画着两个极具风格的人物肖像:一个潇洒飘逸、举杯邀月;另一个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本届韵律大赛由玉真公主府赞助”。

周律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

太白居士?少陵野老?那不是李白和杜甫吗?Battle?擂台赛?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他猛地想起自己那份研究——唐诗与嘻哈的韵律共性。难道这个世界...

周律的心脏突然狂跳起来,一个荒谬又令人兴奋的猜想浮现在脑海中。他拉住旁边一个正在看海报的年轻人,尽量模仿着古人的腔调问道:“请问这位...兄台,这‘Battle’是何意?”

年轻人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便是文斗啊!两位大家即兴吟诵,比试韵律之高下。兄台是外乡人吧?连这都不知?”

周律感到一阵眩晕。文斗?即兴吟诵?比试韵律?

这不就是...Freestyle Battle吗?!

在那个瞬间,周律突然明白古卷上那句“律通天地,韵贯古今”的含义了。他不仅穿越了时空,还来到了一个将诗歌韵律视为竞技艺术的世界!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喝彩声和节奏感强烈的吟诵声。那声音清越激昂,如金石相击,又如清泉流响: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周律浑身一震。这声音,这气势,这韵律感...

他不由自主地向声音来源走去,挤过人群,看到一片开阔广场上,一个白衣男子正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手持酒壶,即兴吟诵。台下观众如痴如醉,随着节奏鼓掌叫好。

那人吟诵的正是《将进酒》,但节奏处理之精妙,韵律变化之丰富,远超周律所知的所有版本。每一个字的发声都恰到好处,每一处停顿都充满张力,真正做到了“文字与节奏的完美融合”。

当白衣男子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全场沸腾了。周律也忍不住跟着鼓掌——作为一名音乐学者,他听出了这段表演中惊人的技术含量:复杂的节奏型、巧妙的押韵布局、随情绪起伏的Flow变化...

这就是活的唐诗!这就是活的韵律艺术!

白衣男子——毫无疑问就是李白——举壶畅饮,然后笑着对台下说:“还有谁愿来与某家一战?”

台下鸦雀无声,显然无人敢应战。

周律感到一股莫名的冲动。或许是学术会议上受挫的委屈,或许是穿越带来的混乱感,或许是作为音乐学者的本能...

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这个穿着奇怪西装的年轻人走上了擂台。

李白好奇地打量着他:“哦?这位郎君面生得很,也要来比试韵律?”

周律深吸一口气,用还不太熟练的古汉语回答:“在下...周律。愿试...一试。”

台下响起窃窃私语,显然对他的衣着和口音感到好奇。

李白大笑:“好!有胆色!请!”

周律的大脑飞速运转。他知道直接吟诵唐诗等于班门弄斧,必须拿出点不一样的东西。他想到了现代嘻哈的技巧,想到了古卷上的圈点记号,想到了那些被学术界否定的理论...

灵感如电光石火般闪现。

他即兴创作了一段融合现代嘻哈节奏和古风的词句,双手不自觉地打起了Beatbox节奏作为伴奏:

“明月光,地上霜,举头望,低头慌——

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

Rhythm and Verse,古今皆同,莫笑少年疯——

诗仙在前不敢狂,且试新声在此中!”

这段表演既包含了古诗意象,又融入了现代韵律技巧,甚至还夹了半句英文。台下观众显然懵了,有人皱眉,有人好奇,有人觉得新鲜有趣。

但李白的反应出乎所有人意料。

他先是愣了片刻,随后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突然仰天大笑:“妙!妙哉!此等韵律,前所未闻!郎君用的是何种技法?那‘瑞斯’为何物?‘比特伯克斯’又是何门何派?”

周律正不知如何解释,忽然听到台下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韵律之道,贵在自然。兄台技法虽新,然斧凿痕迹过重,失了吟诵之本真。”

周律转头,看见一个面容沉郁的中年文士不知何时已站在台下,正微微摇头。

李白笑道:“杜兄又来扫兴!某家觉得甚好!新颖别致!”

杜兄?周律心中一震。莫非是...

中年文士走上台来,向周律拱手:“在下杜甫。兄台技法确实新奇,但韵律之道,终究要以情驭声,以气驭律。过分追求技巧奇巧,反落了下乘。”

周律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诗圣杜甫,又看看诗仙李白,突然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他们不仅是诗人,还是顶级的Freestyle高手!

而自己,一个研究唐诗与嘻哈的音乐学者,竟然穿越到了这个梦幻般的时代,还正与李杜二人讨论韵律技巧!

就在这时,一个衣着华贵的侍女走上前来,向三人行了一礼:“三位大家,玉真公主有请。”

周律还没反应过来,李白已经揽住他的肩膀:“同去同去!公主最爱新奇韵律,定会喜欢周兄弟的新技法!”

杜甫微微皱眉,但也跟了上来。

周律迷迷糊糊地随着二人走向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心中百感交集。学术界的否定,穿越的震惊,遇到李杜的兴奋,以及对这个世界运行规则的好奇,全部交织在一起。

他看着手中的古卷,突然意识到——这份《乐府韵律秘要》,或许不仅仅是穿越的工具,更是一本记录着这个世界韵律奥秘的钥匙。

而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您看的是关于快穿系统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快穿系统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