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 系统
  • 宋体
  • 楷体
A- 16 A+

第四章京中风雨至帐内意难平

书名:博君一肖紫宸殿风动,少年初相逢 作者:爱嗲赵的小迷妹 本章字数:2900 广告模式免费看,请下载APP

李福全带着密信离开后,猎场的气氛陡然沉了下来。肖战按捺着心焦守在帐外,指尖反复摩挲着腰间的箭囊——那是父亲送他的及冠礼,箭囊内侧绣着“守”字,从前他只当是守家卫国,此刻却忽然懂了,“守”里也藏着“等”。

等了约莫两个时辰,帐内忽然传来王一博的声音:“进来。”

肖战掀帘而入时,正见王一博站在案前,手里捏着片刚送来的柳叶。猎场的柳叶还带着夏末的韧劲,他指尖一捻,叶片便断成两截,青汁沾在指腹上,像极了未干的血。

“京城有信了?”肖战心头一紧。

“不是信。”王一博转过身,眸色比方才更沉,“是宫里的人来了——陛下召朕即刻回京。”

肖战愣住了。匈奴突袭雁门关,父亲还困在黑松林,正是军情紧急的时候,陛下为何偏偏这时候召太子回京?

“是……因为援军的事?”他迟疑着问。

“或许。”王一博将断叶扔在案上,语气听不出喜怒,“也或许,是有人在陛下面前提了什么。”

肖战瞬间明白了。猎场的黑影、陛下突然的召见,分明是有人不想让太子顺利调兵,甚至想借父亲被困的事做文章。他攥紧了拳:“殿下,若是此刻回京,援军……”

“援军的事,朕已让李福全给兵部留了手谕,张启山是父亲的旧部,会尽心。”王一博打断他,走到榻边拿起披风,“倒是你,朕回京后,猎场这边……”

“臣会守在这里。”肖战立刻道,“等殿下的消息,也等边关的消息。”

王一博看着他,目光在他泛红的眼尾停了停——昨夜守夜时没察觉,此刻才发现他眼下有淡淡的青黑,想来是急着父亲的事,压根没合眼。他喉结动了动,想说“不必等,你也回京”,话到嘴边却成了:“照顾好自己。”

“臣遵旨。”

肖战送王一博到猎场门口时,日头已偏西。太子的仪仗早已备好,白马拉着的马车停在路边,车轮碾过草地,留下两道深痕。王一博踏上马车时忽然回头,对着肖战道:“若猎场再有异动,不必硬扛,先护好自己。”

“臣记下了。”

马车轱辘轱辘地驶远,扬起一阵尘土。肖战站在原地望着,直到马车的影子彻底消失在路的尽头,才转身往回走。刚走两步,就见一个侍卫匆匆跑来:“统领!方才巡查时,在密林边发现了这个!”

侍卫递来的是块玉佩,巴掌大,玉质温润,上面刻着朵半开的牡丹。肖战接过玉佩,指尖触到玉佩背面的刻痕——是个“周”字。

周?

他猛地想起什么——当朝太傅姓周,是太子的老师,也是朝堂上出了名的“主和派”,向来不赞成父亲镇守边关,更与萧家不对付。猎场的黑影,难道是周太傅的人?

“把这块玉佩收好。”肖战将玉佩塞进袖袋,“此事不许外传。”

“是!”

回到营帐时,天已经黑了。肖战坐在案前,对着那封父亲被困的急报发呆。他想起王一博临走时的眼神,想起那块刻着“周”字的玉佩,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京中风雨已起,太子回去怕是要面对不少麻烦,而他被困在猎场,什么都做不了。

正烦着,帐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响。肖战猛地起身,手按在腰间的箭上:“谁?”

“是我。”

帐帘被轻轻掀开,走进来的是李福全。老人手里提着个食盒,脸上带着些疲惫:“殿下怕您没好好吃饭,让奴才给您送些点心来。”

肖战松了口气,接过食盒:“有劳李总管了。殿下……已经上路了?”

“嗯,刚出猎场地界。”李福全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肖统领,老奴跟您说句掏心窝的话——京里不比猎场,周太傅那帮人盯着殿下呢,这次陛下突然召见,指不定就是个套。您在这儿可得稳住,别让殿下分心。”

肖战点头:“我明白。”

李福全又嘱咐了几句,才转身离开。肖战打开食盒,里面是几块梅花糕,还是温的,是他昨日在猎场随口说好吃的点心。他拿起一块咬了口,甜糯的豆沙馅在舌尖化开,心里却酸酸的——王一博自己都要面对京里的风雨,还记着他爱吃什么。

这一夜,肖战没睡。他坐在帐外的老槐树下,望着天上的月亮,手里反复摩挲着那块刻着“周”字的玉佩。直到天快亮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不是太子的仪仗,是快马。

肖战猛地站起身。来的是个小兵,一身尘土,见了肖战便翻身下马,跪在地上:“肖统领!边关急报!”

肖战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说!”

“大将军……大将军在黑松林突围时中了箭!”小兵声音发颤,“虽没伤及要害,可粮草已尽,匈奴又攻得紧,将军让小的来报——若三日内援军不到,他就……他就率部与匈奴同归于尽!”

“什么?!”

肖战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手里的玉佩“啪”地掉在地上。父亲中箭了?粮草尽了?三日内援军不到就同归于尽?

他捡起玉佩,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张启山的援军就算按时启程,到雁门关也要十日,怎么可能三日内到?父亲这话,是被逼到绝境了。

“京里……太子殿下那边有消息吗?”肖战哑着嗓子问。

“小的来的时候没听说。”小兵摇头,“只听说京里好像起了变故,兵部那边迟迟没动静。”

果然是有人在拖!

肖战猛地转身,大步往营帐走。他不能再等了。京里有周太傅挡着,太子怕是一时难有动作,他必须自己想办法。

回到营帐,他迅速写了封信,塞进贴身的衣袋里——是给父亲旧部的,让他们无论如何先派兵支援黑松林。写完信,他又将那块刻着“周”字的玉佩收好,然后拿起弓和箭囊。

“统领,您要去哪?”守在帐外的侍卫见他要走,连忙问。

“回京。”肖战声音沉得像冰,“去找太子。”

“可殿下让您守在猎场……”

“守在这里等不到援军,也救不了我父亲。”肖战打断他,眼神锐利如箭,“我必须去京里,就算是闯,也要让援军动起来。”

他翻身上马,白驹踏着晨光,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疼,可他没回头。他知道,此去京城,必定是风雨满楼,甚至可能会连累王一博。

可他别无选择。

一边是被困边关、生死未卜的父亲,一边是身处险境、前路未卜的太子。他既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战死,也不能让王一博一个人在京里面对那些明枪暗箭。

马蹄声敲在石板路上,越来越急。肖战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京城轮廓,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必须快点,再快点。

无论京里有多少风雨,他都要闯进去。

因为那里有他要等的人,也有他必须护的人。

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京城,紫宸殿内,王一博正跪在冰凉的金砖上,听着陛下的斥责。

“你可知罪?”陛下的声音带着怒意,“未经朕同意,擅自调兵,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

王一博垂着头,声音平静:“儿臣知罪。但匈奴突袭雁门关,怀化大将军被困,军情紧急,儿臣不敢耽搁。”

“怀化大将军被困?”陛下冷笑一声,将一份奏折扔在他面前,“你倒是信他!周太傅刚递了奏折,说萧将军是故意引匈奴入关,想借此拥兵自重!”

王一博猛地抬头,眸色骤沉:“父皇!儿臣不信!萧将军忠心耿耿,绝不可能……”

“够了!”陛下打断他,“此事朕自有定论。即日起,你禁足东宫,没有朕的旨意,不得出宫!”

王一博僵在原地,指尖攥得发白。禁足东宫?这是要断了他调兵的路,也断了萧将军的生路?

他缓缓低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儿臣……遵旨。”

退出紫宸殿时,天已经黑了。东宫的宫墙在夜色里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压得人喘不过气。王一博站在宫门口,望着远处的街道,忽然想起肖战在猎场送他时的样子——少年站在晨光里,玄色劲装衬得身姿挺拔,眼神亮得像星。

他不知道,那个说要守在猎场的少年,此刻正快马加鞭往京城赶。

更不知道,他们这咫尺的距离,很快就会被宫墙、被朝堂、被那些汹涌的暗流,隔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帐内的梅花糕还温着,猎场的柳叶还在案上躺着,可有些事,已经在悄然改变了。

您看的是关于绝对不咕的小说,作者精巧的在章节里包含了绝对不咕,催更有用,博君一肖,勤奋更新等元素内容。

感谢您的支持和推荐哦~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推荐票
1 2 3 4 5 全部

1张推荐票

非常感谢您对作者的谷籽投喂~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0 咕咕币
1谷籽 3谷籽 6谷籽 13谷籽 70谷籽 150谷籽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找回密码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