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早晨六点四十分准时到达教室时,发现周沉的座位已经有人了。
他斜靠在窗边,晨光透过玻璃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本厚重的英文原版书摊在桌上,修长的手指偶尔翻动书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苏晚轻手轻脚地走到自己座位,尽量不打扰他阅读。她放下书包,取出湿巾仔细擦拭桌面,然后按照特定顺序摆好教材、笔记本和笔袋。
"你每天都这样?"
周沉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晨起特有的沙哑。苏晚手一抖,原子笔滚到了地上。
"什么样?"她弯腰捡起笔,努力保持镇定。
"像给手术器械消毒一样整理课桌。"周沉终于转过头,眼睛里闪烁着揶揄的光。
苏晚的耳根微微发热:"保持整洁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周沉轻哼一声,目光落在她桌角贴得工工整整的日计划表上:"六点四十到校,七点早读,七点半......"他念出声来,"连课间休息都规划好了?"
"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基础。"苏晚抬起下巴,"如果你有需要,我可以帮你制定一份。"
"不必了。"周沉合上书本,苏晚瞥见封面上的《高等数学分析》,"我习惯自由散漫。"
上课铃响了,第一节是数学课。李老师走上讲台,推了推眼镜:"今天我们来点不一样的。"他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目,"这是去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改编题,给你们二十分钟思考。"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哀嚎。苏晚扫了一眼题目,心跳微微加速——确实很有挑战性。她拿出草稿纸,开始按照平时训练的步骤分析题意。
十分钟后,苏晚举手示意解出答案。李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正要叫她上台,教室后排又举起一只手。
"周沉同学也有思路了?"李老师有些惊讶,"那请两位同学分别上来讲解。"
苏晚走上讲台,用清晰工整的板书展示她的解法:"这道题需要将复数与几何结合,通过建立坐标系..."
她的方法系统而严谨,一步步推导出结论。台下同学纷纷点头,有人开始记笔记。
当苏晚回到座位,周沉懒洋洋地站起身。他没有用黑板,只是站在讲台上口述:"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考虑单位圆上的三个点,利用欧拉公式转换后,问题就变成了证明一个恒等式..."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教室安静下来。苏晚盯着他,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钢笔。周沉的方法跳过了至少五个中间步骤,直接切中要害,简洁得近乎不可思议。
"...所以,结论显而易见。"周沉说完,教室里鸦雀无声。
李老师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两种解法都正确。苏晚同学的步骤详细,适合考试使用;周沉同学的方法..."他停顿了一下,"需要相当深厚的数学直觉。"
下课铃响,同学们三三两两讨论着那道难题。苏晚整理着笔记,听到前排女生小声议论:"那个转学生好厉害啊,连苏晚都被比下去了..."
钢笔在纸上划出一道突兀的痕迹。苏晚深吸一口气,合上笔记本。
"你的方法很漂亮。"她转向周沉,努力保持声音平稳,"但考试时那样写会扣步骤分。"
周沉正在往书包里塞那本高等数学,闻言挑了挑眉:"解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取悦阅卷老师。"
"高考就是规则游戏,懂得规则的人才能赢。"苏晚不服气地反驳。
"所以你是为了高分而学习?"周沉的眼神变得锐利。
苏晚一时语塞。她当然不只是为了分数,但分数确实重要。在她犹豫如何回应时,周沉已经拎起书包离开了教室。
午休时间,苏晚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讨论下周班会安排。回来时,教室里空无一人。她走到自己座位,发现周沉的课桌抽屉没关好,一本文件夹露出一角。
苏晚本不想窥探别人隐私,但文件夹上的标志吸引了她的注意——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中国区选拔赛参赛证。她小心地抽出一点,看到上面清晰地印着周沉的照片和名字,还有"全国前十"的红色印章。
"找什么呢?"
声音从背后传来,苏晚猛地转身,差点撞上不知何时出现在教室门口的周沉。她的脸瞬间烧了起来:"你的抽屉没关好,我..."
周沉大步走来,一把抽走文件夹塞进书包:"下次别碰我的东西。"
"我不知道你参加过IMO选拔赛。"苏晚试图缓解尴尬,"还拿到了全国前十..."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周沉语气冷淡,但苏晚注意到他手指微微收紧,捏皱了文件夹边缘。
"为什么不继续参赛?以你的水平..."
"不关你的事。"周沉打断她,眼神突然变得锋利,"还有,别到处打听我的事。"
苏晚被他突如其来的敌意刺痛:"我没有打听!只是偶然看到..."
"晚晚!"教室门口传来清脆的喊声。苏晚的闺蜜林妙妙抱着一摞书走进来,警惕地看了周沉一眼,"李老师找你核对运动会名单。"
周沉抓起书包离开了教室。林妙妙立刻凑过来:"他又给你脸色看了?"
苏晚摇摇头:"没什么,只是...有点难相处。"
"听说他是靠家里关系转学来的。"林妙妙压低声音,"他爸好像是某名校教授,跟咱们校长是同学。"
苏晚想起那个IMO参赛证:"但他确实很优秀..."
"表面功夫谁不会做?"林妙妙不以为然,"你看他整天看那些高深书籍,说不定就是装样子。真那么厉害,干嘛转学到我们这种普通重点?"
苏晚没有接话。她想起昨天音乐教室里的钢琴声,和周沉解题时那种近乎本能的数学直觉——那绝不是能装出来的。
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苏晚把精心整理的学习计划表推到周沉面前:"班主任让我帮你适应学校节奏。这是一份基础规划,可以根据你的情况调整。"
周沉扫了一眼那张密密麻麻的表格:"不必了。"
"但李老师说..."
"我不需要保姆。"周沉把表格推回来,声音不大却斩钉截铁。
苏晚咬住下唇:"我不是要管你,只是..."
"那就别费心了。"周沉从书包里掏出那本《高等数学分析》,"我有自己的节奏。"
苏晚攥紧了手中的笔。从小到大,她一直是老师眼中的模范生,同学争相请教的对象。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如此直接地拒绝她的帮助,仿佛那是什么不值一提的东西。
"随便你。"她终于说道,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冷硬,"反正我已经尽到责任了。"
放学铃声响起,周沉第一个离开教室。苏晚慢吞吞地收拾书包,发现那张学习计划表被遗弃在桌上。她拿起来想扔掉,却注意到背面有铅笔写的一行小字:
"第三题用傅里叶变换会更简洁。"
苏晚愣住了。那是今天数学课上她卡住的一道练习题,她最终用了传统方法解决。翻到正面,她惊讶地发现周沉其实已经在她制定的计划表上做了细微调整——保留了核心框架,但增加了一些弹性时间和深度阅读建议。
她望着教室门口周沉消失的方向,第一次对这个谜一样的转学生产生了真正的好奇。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