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警员迅速调取了控制室门外走廊的监控片段。
模糊的黑白画面显示:22:00:03,控制室的门无声地开了一条缝,一个穿着深色套头衫的身影敏捷地侧身闪出,动作快得像一道影子。
走廊光线昏暗,监控角度不佳,只能捕捉到一个中等身高、体型偏瘦的轮廓。
22:00:13,身影再次闪回控制室,门被迅速关上。整个过程不到十秒,在雨夜和监控画质的掩护下,面目难辨,但体态特征确实与DM王浩高度吻合。
宋柯的眼神瞬间变得鹰隼般锐利。他抓起对讲机:“盯紧一号问询室!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与王浩接触!”他转向白衍,“十秒钟……他能做什么?”
白衍的目光没有离开录音时间轴标记点——那个杂音出现的位置,恰好就在王浩离开控制室的前后几秒内。
他调出对应时间段的密室内部红外成像监控画面,同时耳机里再次响起那段指令:
“……张哲,你现在感觉到了吗?那份沉重的怨念,它就在你的正前方……对,向前走……三步……伸手……触摸它……”
就在“触摸它”指令发出的前一刻,红外画面中代表张哲的热像人影已经依照指令走到了棺材边缘,正伸出手。
而就在这一瞬间,白衍定格了画面——在张哲的热像人影身后,极其贴近的位置,出现了另一团稍矮一点的热像轮廓!这个轮廓几乎是紧贴着张哲的后背移动,在张哲伸手触棺的刹那,其手臂部分的热像有明显的、向前快速突刺的动作!
“滋啦……”录音里的杂音几乎与这个突刺动作同步。
“不是DM‘诱导’死者走到凶手面前,”白衍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冰冷的洞悉感,“是凶手‘跟随’着死者,在指令下达、死者被剧本引导做出指定动作向前走、伸手,从而固定自身位置和姿态的瞬间,凶手凭借对剧本流程的熟悉和黑暗中的方位感,如同影子般贴了上去。”
宋柯盯着那模糊的、重叠的热像图,倒吸一口凉气:“贴身刺杀?!就在其他玩家身边?怎么可能没人察觉?就算看不见,伸手的动作、匕首刺入的声音、死者倒下的动静……”
“声音被掩盖了。”白衍指着录音,“那个杂音,我怀疑是凶手利用随身携带的某种微型设备,在关键时刻制造了一个短暂的、类似电流干扰的噪音,覆盖了匕首刺入和微小挣扎可能发出的声音。时间极短,效果可能只是让人下意识地忽略掉那一瞬间的‘违和感’。而死者没有剧烈挣扎,瞬间毙命,倒下的方向是向前扑入棺材——这本身就符合‘触摸尸体道具’的动作预期!剧本设定里,棺材内有仿真尸体道具,玩家触摸时会触发机关震动或音效。死者扑入棺材的动静,会被其他玩家下意识地认为是剧本效果的一部分!”
宋柯的拳头猛地砸在桌面上:“好狡猾的东西!利用剧本、利用黑暗、利用预设的心理预期!那王浩这十秒钟出去干什么?放风?不可能!时间太短,地点也不对!”
“传递或者激活某个‘装置’。”白衍的目光投向密室方向,“老杨发现的透明纤维和林老发现的蜡渍残留……恐怕是关键。王浩离控室这十秒,足以让他迅速走到某个事先约定好的位置,比如走廊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甚至可能是密室通风口外侧,与密室内的‘装置’进行一个极简短的物理交互——比如拉动一根预设好的、贯穿墙体或门缝的坚韧透明鱼线,或者按下某个隐藏的微型无线信号发射器。”
恰在此时,痕检科老杨一脸凝重地快步走了进来:“陈队,周教授,实验室的初步反馈来了!”
“说!”宋柯和白衍同时看向他。
“第一,棺材内侧提取的蜡渍残留,初步分析是低温热熔胶,熔点很低,大约40-50度就能软化流动。”
“第二,地毯纤维里发现的透明细丝,确认是高强度钓鱼线,直径很细,但承重和韧性极佳。”
“第三,我们在电子锁面板内侧的缝隙里,发现了一星半点同样的低温热熔胶残留,位置非常隐蔽。”
“第四,”老杨的声音透着不可思议,“我们在棺材底板外侧下方,发现了一个微型强磁铁,牢牢吸在金属框架上,上面也粘附着微量热熔胶。这个位置,正上方就是死者倒卧时后腰的位置!”
低温热熔胶?钓鱼线?微型强磁铁?电子锁面板?
碎片化的证据在白衍脑中飞速组合、旋转、重构。
“王浩离控室的十秒——”白衍眼中的迷雾瞬间被锐利的光芒刺穿,“他不是去启动装置,他是去……解除锁定!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去移除一个临时的‘保险栓’!”
他快速在白板上画出示意图:
初始设置(案发前):凶手事先在密室电子锁内侧面板的某个关键电子触点上,用低温热熔胶粘附了一个小小的、绝缘的物体。这使得电子锁虽然显示“已锁定(内部)”,但这个物理粘附物其实阻止了锁定信号的真实生效!相当于锁处于一个“伪锁定”状态。同时,凶手在门外布置了一根极细的高强度钓鱼线,一端连接着那个“绝缘粘附物”,另一端……
王浩的行动(22:00:03-22:00:13):王浩迅速出门,来到门外预设位置,猛拉钓鱼线!钓鱼线扯掉了粘在电子锁面板触点上的“绝缘粘附物”,连同上面的热熔胶残留被扯落,部分粘在缝隙里!电子锁面板内被“解放”的触点瞬间连通,真正的“内部锁定”信号在那一刻才生效!王浩立刻返回控制室。这解释了为什么电子锁面板显示“已锁定”,并且感应器记录显示锁定的时间点就在案发前不久!
磁铁的作用(行凶手法):微型强磁铁预先被热熔胶粘在棺材底板外侧下方。凶手身上藏着一块对应的磁铁。当凶手贴身跟随张哲走到棺材边,在噪音掩盖下出手刺杀的瞬间,凶手身体前倾靠近棺材底部边缘,两块磁铁瞬间吸合!这提供了两个关键作用:
稳定支撑点:在黑暗中进行贴身致命刺击,需要一个稳固的支点确保力量和精准度。磁铁的强力吸附,让凶手在刺击时可以借助棺材底板获得一个瞬间的、稳定的反作用力支撑!
固定尸体姿态:死者被刺后向前扑倒,磁铁的吸力有助于让死者身体的特定部位(后腰)瞬间贴合在棺材底板边缘,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姿态,减少滑落或姿势异常引起旁人警觉的可能性。
杂音的来源:凶手身上可能携带了一个微型电子干扰器,在刺杀的精确时刻启动,发出短暂噪音掩盖异响。或者,拉扯钓鱼线本身也可能产生极其轻微的震动或摩擦音被话筒拾取。
“完美的时机控制和心理欺骗。”宋柯声音冰冷,“王浩用十秒在门外制造了‘物理密室’的假象,而凶手在密室内部利用了剧本、黑暗、噪音以及磁铁提供的物理支撑,完成了几乎无声无息的贴身刺杀。事后,凶手只需要在混乱中,悄悄取下自己身上那块磁铁即可。棺材底板下那块磁铁位置隐蔽,极难发现,如果不是老杨筛得够细……”
白衍点头:“现在,物理诡计的核心轮廓清楚了。但还有关键问题:凶手是谁?王浩的同伙是谁?凶手必须具备:极强的剧本熟悉度、在黑暗中精准的方向感和空间记忆、冷静的执行力,以及能瞒过其他玩家的贴身移动能力。 DM王浩提供了制造密室假象和可能的声音掩护。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张哲的死因又是什么?”
宋柯立刻下令:“立刻核对电子锁的精确锁定时间记录!把所有玩家的随身物品再筛一遍,重点寻找微型磁铁、微型电子设备残留物或异常擦蹭痕迹!特别是他们衣服上的隐蔽位置!另外,重新提审王浩,这回,我们有‘十秒钟’好好和他谈谈!”他转向白衍,“玩家的初步口供汇总过来了,有些地方……不太对劲。”
白衍接过口供记录:
孙莉莉(剧本角色:丫鬟):“当时DM指令张哲向前走时,我感觉……感觉我左边好像有人很快地擦着我后背过去了?我以为是谁不小心碰到了,加上害怕,就没多想……方向,好像是朝棺材那边?”
钱进(剧本角色:管家):“太黑了太吓人了!我根本不敢动!张哲走过去的时候?我不知道啊!我就听到指令和他挪步的声音……后来林微尖叫我才知道出事了!对了……我好像闻到一点点……像是电线烧焦的味道?就一点点,很快就没了,我还以为是剧本效果……”
林微(剧本角色:小姐):“我……我按照指令走到棺材边摸道具……手刚伸进去就……就摸到湿的、冷的……然后感觉碰到了……人!我吓坏了……尖叫是本能反应……声音?除了指令和背景音效,好像……好像张哲走过去的时候,我听到他身边有很轻很轻的…像是金属片互相碰了一下的声音?‘叮’的一声,很短促……”
李朗(剧本角色:道士):“黑暗里方向感很差,我主要跟着指令走。张哲过去时?没什么特别的……哦,我记得指令让张哲触摸时,好像有个小延迟?就是DM说完‘触摸它’之后,大概过了半秒多?才听到林微尖叫和他倒下的声音?我当时以为是剧本效果故意停顿制造悬念……”
“金属片碰击声……磁铁吸合声!”宋柯眼中寒光一闪。“孙莉莉感觉到的快速移动,钱进闻到的短暂焦糊味,李朗提到的指令和惨案发生的微小延迟……碎片开始拼上了。”
白衍看向口供的目光若有所思:“张哲的夫人,那位坚持要玩这个主题的林微……她对剧本的了解程度如何?她扮演的‘小姐’,在原著剧本里,和‘怨灵’是否有特殊关系?”
宋柯立刻调出剧本简介快速浏览,眼神陡然凝固:“剧本设定……‘小姐’林微的角色,正是那个被‘怨灵’张哲生前辜负、含恨而终,最终化为厉鬼复仇的源头!”
“复仇的源头……”白衍轻声重复,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如渊,“巧合?还是……精心设计的隐喻?动机的拼图,或许也在这里。”
解剖室的门被推开,法医秦世云拿着初步报告匆匆走来,脸色异常严肃:“宋队,白教授!死者张哲的毒理检测有重大发现!他体内检测出微量但明确的琥珀胆碱残留!这是一种强效肌松剂,可以导致肌肉麻痹,包括呼吸肌!”
肌松剂?!宋柯和白衍心头剧震。
“凶手在动手前,可能用某种方式让张哲吸入或接触了极低剂量的琥珀胆碱,剂量不足以立刻致死,但足够让他在被刺杀的瞬间无法做出有效的挣扎或呼救!”秦世云快速解释,“这解释了为什么他几乎没有防御伤,为什么倒下时动静能被误认为道具效果——他被麻痹了!”
下药!这彻底改变了案件性质,也指向了更深的预谋和更广的作案可能性。
“下药的时间和方式……”白衍的思维急速运转,“游戏开始前的准备环节?还是游戏过程中……在黑暗中?”
宋柯猛地看向玩家们的口供记录和物品清单,一个新的、更可怕的可能性浮现出来。
如果凶手能在黑暗中给张哲下药……那意味着他对目标的接近程度和控制力,远超之前的估计。
“秦主任,立刻对死者指甲缝、鼻腔、口腔黏膜做更精细的二次检测!还有,检查所有玩家的眼罩内侧、游戏开始前他们使用过的水杯、甚至是密室里可能存在的熏香装置!”宋柯语速极快,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他转向白衍,声音沉重:“白教授,我们的方向可能偏了。凶手可能不止利用了黑暗和剧本……他可能还利用了死者对他的‘信任’或者‘不设防’!毒物检测结果,把王浩‘十秒钟’制造的物理密室诡计,变成了整个毒杀+刺杀精密计划中的一环!下药的时机和方式,才是更关键、更隐蔽的钥匙!”
解剖室冰冷的灯光下,真相的轮廓在血腥与诡计的迷雾中逐渐清晰,却也变得更加冰冷复杂。
琥珀胆碱的出现,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巨石,彻底搅动了看似平静的水面,露出了水下狰狞的冰山一角。刑侦支队面临的,是一场精心编织的双重谋杀陷阱。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