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王一博看着他,眼神锐利,带着审视,更多的却是某种确认后的凝重。
他艰难地开口,声音比平时更加低沉沙哑:“你……是特殊Omega?”
肖战瞳孔骤缩,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
他怎么会知道?难道他……“你怎么知道?”
肖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反问脱口而出。
王一博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转身,示意他去客厅。
两人沉默地走到沙发旁,隔着一段距离坐下。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彼此交缠的信息素,无声地诉说着某种无法逃避的联系。
最终,还是肖战先打破了沉默。
他将那份医疗档案和信的内容,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简略地复述了一遍。
契合型Omega,唯一匹配,雪松,不可逆。
每一个词,都像是在他心上重新刻画一遍。
王一博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只是眼神越来越深沉。
等到肖战说完,他才将自己的手机递了过去,屏幕上停留的,正是那份关于“专一性结合综合征”的报告。
肖战接过手机,指尖冰凉。
他快速地浏览着,越看心越沉。
Alpha的“专一性结合综合征”。
Omega的“契合型”体质。
一个只对特定信息素有反应。
一个只与特定信息素能匹配。
雪松与茶香。
王一博与肖战。
原来,他们是彼此的“唯一”。
医学报告的最后,提到了这种情况在极罕见案例中的最终归属——“命定匹配”。
百万分之一的概率。
一旦相遇并产生标记,信息素的结合几乎是……牢不可破的。
标记的深度和次数越多,连接就越紧密,彼此依赖性越强,直到……再也无法分开。
手机从肖战无力的手中滑落,掉在柔软的地毯上,没有发出太大的声响。
他抬起头,怔怔地看着王一博。
王一博也在看着他,那双深潭般的黑眸里,映着他苍白失措的脸。
“所以,”王一博率先开口,语气冷静得近乎残酷,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这份报告,还有你父亲的信,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冰冷的铁锤,砸在肖战的心上。
“这意味着,除了彻底标记,我们……”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选择措辞,最终还是吐出了最直接,也最让肖战绝望的判断。
“别无选择。”
“不…”他摇头,声音带着拒绝现实的固执,“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
“信息素科学也不是万能的。”
“一定有办法,一定有抑制,或者…解除这种所谓的‘命定’的方法!”
他不能,也绝不接受,自己的人生轨迹,就这样被强行和一个几乎是陌生人、一个他只想远离的人,彻底捆绑。
王一博看着他激烈抗拒的模样,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那情绪里,似乎有嘲讽,有冷漠,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妙的松动。
彻底标记?
和肖战?
这个念头,仅仅是闪过,也让王一博感到一种本能的排斥。
那意味着彻底的绑定,信息的完全交融,情感的深度连接。
意味着失控。
意味着他的世界里,将永远刻上另一个人的印记,无法抹去。
他厌恶这种失控感,胜过一切。
“是吗?”王一博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没什么温度的冷笑。
“那你打算怎么找?”
“翻遍所有医学文献?还是寄希望于哪个不靠谱的实验室,发明出能对抗的特效药?”
他的语气充满了不加掩饰的讥诮,像冰冷的刀子,割裂肖战那点可怜的希望。
肖战被他堵得说不出话,脸色更加苍白,嘴唇微微颤抖。
是啊,他能怎么办?
他只是一个Omega,一个被推到风口浪尖、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证的艺人。
他又能去哪里寻找那虚无缥缈的解决办法?
看着肖战眼底瞬间黯淡下去的光芒,王一博移开视线,声音冷硬。
“与其在这里异想天开,不如先想想怎么解决眼前的麻烦。”
他指的是外面汹涌的舆论,以及他们之间这该死的、因长期标记而产生的,无法忽视的生理连接。
肖战沉默了。
王一博说得对。
当务之急,是处理好被拍到的事情,是稳住各自的团队和粉丝。
至于那沉重得让人窒息的“宿命”,或许,只能暂时搁置。
但绝不代表放弃。
“好。”肖战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几分决绝,“先解决眼前的事。”
“但是,王一博,我不会放弃寻找解除标记的方法。”
“我的人生,我自己做主。”
王一博没说话,只是那双深邃的黑眸,定定地看了他几秒。
仿佛要将他此刻的倔强和不甘,都刻进眼底。
最终,他只是冷淡地“嗯”了一声,算是默认了这个暂时的、各怀心思的“协议”。
接下来的三天,成了信息爆炸和紧急公关的三天。
李姐和张哥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联合起来,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脉和资源。
对外,一套精心准备的说辞迅速铺开——王一博和肖战即将合作一部新剧,饰演一对关系复杂、羁绊深刻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进入状态、培养默契,两人近期确实接触频繁,甚至在私人住所进行剧本围读。
几张模糊的“路透照”适时流出,照片上两人虽然保持距离,但同框的画面足以引发粉丝的无限遐想。
“敬业”、“为戏投入”的通稿满天飞。
与此同时,李姐和张哥也在秘密行动。
他们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联系上了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位顶尖AO信息素研究专家,将肖战和王一博的特殊情况匿名提交,希望能找到哪怕一丝理论上的可能性。
而那档该死的综艺节目组,竟然将之前拍摄的、所有肖战和王一博同框的镜头,都进行了“精心”剪辑。
一个眼神交汇,一个无意的触碰,甚至是一个下意识的靠近,都被放大、慢放,配上暧昧的BGM和后期花字。
节目播出后,#王一博肖战 氛围感#、#雪松与茶的宿命感CP#之类的词条,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冲上热搜。
收视率和网络讨论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粉丝们嗑生嗑死,路人们也看得津津有味。
没有人知道,这被无限放大的“CP感”背后,是两个当事人多么无奈和抗拒的现实。
三天后,在团队的严密保护下,肖战和王一博被允许回到剧组,继续拍摄。
长期标记的效果是显著的。
肖战体内躁动不安的信息素彻底平稳下来,那种濒临失控的恐慌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雪松气息牢牢包裹的安全感。
而王一博,也终于不再对肖战的信息素产生那种强烈的生理排斥和过敏反应。
茶香温顺地依附着雪松,不再具有攻击性,反而带来一种奇异的…舒适感。
但这“舒适感”是有代价的。
他们很快发现,这个长期标记,带来了一种极其微妙的依赖性。
一旦两人物理距离超过某个范围,比如超过五十米,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躁和不适感,就会悄然爬上心头。
不是剧烈的痛苦,更像是一种持续的、低频的干扰。
心神不宁,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连带着信息素也会产生微弱的波动,仿佛在无声地呼唤着对方的存在。
这种感觉让两个习惯了独立和自由的人,都感到无比烦躁和束手束脚。
他们被迫需要保持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内。
在片场,这意味着他们的休息室被安排在了相邻的位置,意味着导演讲戏时他们总是站得最近,意味着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出现在彼此的视线范围内。
这种无时无刻不被对方“锁定”的感觉,让两人之间的气氛更加紧绷和诡异。
片场的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镜头前,他们是敬业的演员,努力将私人情绪剥离,投入到角色之中。
王一博饰演的少年将军冷峻孤傲,肖战饰演的落魄贵公子温润隐忍。
角色的设定,竟也映照了他们现实中的特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