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血脉融星
第一章:星血觉醒
星墨的孙子——星澈,生来便带着奇异的印记:左眉有颗朱砂痣,像狼星的缩影;右耳后藏着淡金色纹路,与人星的轨迹重合。更奇的是,他受伤时流出的血,会在月光下泛着细碎的银辉,像掺了星辰砂。
“是‘融星血’。”三族的老萨满盯着他的血痕,浑浊的眼睛突然发亮,“古籍上说,当狼族、人类、蛮族的血脉真正相融,会引星辰入体,生出能调和一切矛盾的力量。”
这年,北境的冰川开始融化,露出了远古时人狼蛮族混战的遗址。遗址深处的石壁上,刻着段模糊的预言:“星血现,裂隙合;三族融,天下和。”
消息传开,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有想利用星澈力量的野心家,也有恐惧“异类”的守旧者,连陨星谷的蛮族分支,都派人来“请”星澈回去“祭祀星辰”。
星澈的母亲——狼族与人类的混血儿月眠,把儿子护在身后,狼爪在掌心掐出了血:“他不是祭品,是三族共生的孩子。”
深夜,星澈摸着眉上的朱砂痣,突然对母亲说:“我听见星星在喊我,说石壁后面有东西在哭。”
第二章:石壁后的呜咽
星澈带着影卫潜入冰川遗址时,石壁果然在“哭”——不是声音,是震动。每道裂缝里都渗出寒气,冻得人骨头疼,却在星澈靠近时,寒气突然变成了暖流。
“是星辰的力量在护着他。”月眠看着儿子的手掌贴在石壁上,那些狰狞的战争浮雕竟慢慢舒展,露出底下隐藏的图案:三族的先祖手拉手,头顶是交融的星辰。
突然,石壁裂开道缝,滚出块黑色的晶石,上面缠着三缕发丝——银灰的狼毛、乌黑的人发、褐色的蛮族卷发,被同一根星辰砂线捆着。
“这是‘融星石’。”老萨满随后赶到,捧着晶石的手不停颤抖,“当年三族先祖约定和平,用各自的血脉和发丝献祭星辰,才镇压了冰川下的戾气。现在石头发烫,是戾气要破封了!”
话音刚落,冰川突然剧烈摇晃,裂缝中钻出无数冰刺,上面凝结着黑色的雾气——正是陨星谷陨石曾释放的仇恨毒气,只是这次更凶。
星澈的血滴在融星石上,晶石瞬间亮起,雾气竟像遇到克星般退去。他恍然大悟:“不是要祭祀我,是要我的血,重新封印戾气。”
第三章:野心家的算盘
京城里的“复旧党”盯上了融星石。
为首的太傅是守旧派的后代,总说“人狼蛮族混居,乱了纲常”,他认为星澈的“融星血”是“妖异”,想抓住星澈,用他的血炼制“控星丹”,据说能号令星辰,让狼族和蛮族彻底臣服。
他买通了冰川遗址的守卫,偷走了融星石的碎片,还散布谣言:“星澈是戾气所化,留着他,三族都会被吞噬。”
谣言传到蛮族部落,果然有人动摇。那个想“请”星澈的分支首领,带着人马冲到长城下,喊着“献祭妖童,平息天怒”。
月眠带着星澈站在城头,身后是狼族的影卫、人类的士兵、蛮族的老首领。星澈举起融星石的主体,对着城下高喊:“戾气是战争喂大的,不是我!当年先祖能握手言和,我们为什么不能?”
他划破手掌,让血滴在石上,晶石的光芒穿透云层,照在每个蛮族士兵脸上。有人突然放下武器——那光芒里,他看到了自己的祖父,正和狼族、人类的士兵一起,在冰川下修补裂缝。
第四章:三族护星人
为了保护星澈和融星石,三族组成了“护星队”。
狼族的墨风后代带着狼群守在冰川外围,人类的镇北军后裔筑起防线,蛮族的勇士则用骨笛吹奏安神的曲调,驱散残余的戾气。
星澈每天都要往融星石上滴血,每次都虚弱得差点晕倒。月眠看着儿子苍白的脸,心疼得直掉泪,却被星澈反过来安慰:“娘,你看石壁上的先祖,他们为了和平流血,我这点疼算什么?”
护星队里有个蛮族少女阿褐,总背着药篓跟在星澈身后,用陨星谷的草药给他敷手。她的祖父就是当年那个迷路的蛮族少年,总说“星家的人,都是好人”。
还有个人类少年萧砚,是萧茂的后代,带着太医院的医书,研究如何用药物减少星澈的痛苦。他常说:“和平不是靠一个人流血,是靠大家一起想办法。”
狼族的少年墨阳,则每天给星澈讲狼族的故事,教他用狼耳感受星辰的动静:“耳朵发烫,就是星星在夸你做得好。”
三个少年围着融星石,用狼语、汉语、蛮族话讨论如何加固封印,石上的三缕发丝,在他们头顶轻轻飘动,像在点头。
第五章:血里的星辰
融星石的碎片被复旧党炼成了颗黑色的珠子,据说能暂时吸收星澈的力量。
太傅带着珠子潜入冰川,趁星澈虚弱时偷袭,珠子碰到星澈的血,竟爆发出刺眼的光,不仅没吸走力量,反而让太傅自己被戾气缠上,变得疯疯癫癫,嘴里不停喊着“别打了……血……好多血……”
星澈看着疯癫的太傅,突然明白:融星血的力量,不是镇压,是“看见”——让心怀仇恨的人,看见战争的真相;让被野心蒙蔽的人,看见血脉里共通的温柔。
他让人把太傅关在和平亭,每天让他听《共生谣》,看三族孩子一起玩耍。没过多久,太傅的疯病竟好了,只是每次看到星澈,都会老泪纵横:“我错了……血脉里的不是仇恨,是祖宗盼着我们好好活啊。”
冰川的戾气渐渐平息,融星石上的三缕发丝开始发光,与星澈眉上的朱砂痣、耳后的纹路遥相呼应。老萨满说:“这是星辰认主了。以后,星澈的血脉,就是三族的星辰。”
第六章:新的血脉图谱
星澈十五岁那年,三族在长城下立了块“血脉碑”。
碑上没有名字,只有幅巨大的图谱:狼族的银灰血脉、人类的赤红血脉、蛮族的褐金血脉,像三条河流,在底部汇集成片星海,最中间是颗融星石形状的印记。
“这不是要让大家忘了自己的根。”星澈站在碑前,对着三族的人说,“是要记得,我们的根,最后都扎在同一片土地上,喝着同一道河水,看着同一片星星。”
阿褐捧着新采的星辰草,撒在碑前:“我们蛮族的图腾里,草和根同样重要。”
萧砚拿出医书,在碑上拓下图谱:“太医院要把这个刻进医典,告诉后人,不同的血脉,能治同一种疼。”
墨阳则让狼群在碑周围卧成圈,狼嚎声里没有戾气,只有温柔的长调:“狼族的血脉会记着,保护朋友,和保护族人一样重要。”
当晚,无数人梦见了先祖——他们站在星海下,对着现世的三族微笑,像在说: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
第七章:融星节
从那以后,每年星澈封印戾气的日子,成了三族的“融星节”。
这一天,狼族会送来最软的狼毛,人类会织出最艳的桃花锦,蛮族会吹起最欢的骨笛,大家聚在长城下,把各自的信物扔进融星石旁的火盆——不是献祭,是“取暖”,用各自的温度,焐热血脉里的星。
星澈会带着三族的孩子,在血脉碑前滴血为盟(只是用针扎破指尖,取一滴而已),告诉他们:“疼一下,是为了记住,和平要靠所有人护着。”
有年融星节,来了个外域的商人,看到狼族和人类的孩子共用一个碗吃饭,蛮族的勇士帮狼族的老狼梳毛,惊得说不出话。星澈笑着递给他块融星石的碎片(无害的):“你看,石头都能融在一起,人为什么不能?”
商人把碎片带回故乡,后来传来消息,他的国家也开始学着与邻国和解——原来,星辰的力量,能越过山川大海。
第八章:血脉里的星辰永不落
星澈老了的时候,融星石的光芒已经能笼罩整个长城。
他的孩子们——有狼耳的、有卷发的、有人类眉眼的,都继承了“融星血”,只是不再需要用疼痛来封印戾气,因为三族的和平,早已像星辰一样稳固。
弥留之际,星澈躺在血脉碑旁,看着阿褐的孙子、萧砚的孙女、墨阳的重孙围着他,用三族的语言轮流唱《共生谣》。他的手轻轻搭在碑上,感觉血脉里的星辰正在苏醒,像要飞出去,变成真正的星星。
“别难过。”星澈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不是消失了……是变成了血脉里的星,看着你们,一代一代,把和平……织成永远。”
他闭上眼睛的瞬间,融星石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三族的血脉图谱在夜空中显现,狼星、人星、蛮族的星辰彻底交融,像块巨大的融星石,悬在长城上空。
第二天,人们发现血脉碑上,多了颗新的印记——正是星澈眉上的朱砂痣,只是此刻,它正散发着淡淡的光,像颗永远不会落的星辰。
第九章:血脉如星,代代相传
许多年后,有个梳着蛮族卷发、长着狼耳的小姑娘,指着血脉碑上的朱砂痣,问她的人类父亲:“这是什么呀?”
父亲笑着抱起她,指了指天空:“是星星落在了地上,钻进了我们的血脉里。”
小姑娘似懂非懂,却突然指着远处的冰川遗址:“那里也有星星!”
果然,遗址的裂缝中,正透出温柔的光,与血脉碑、与夜空的星辰连成一线。
长城下的共织坊里,最新的锦缎上绣着这样的图案:无数条彩色的线,缠绕成一颗巨大的星,线的尽头,是无数张笑脸——狼族的、人类的、蛮族的,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映着同一片星空。
教书的先生说,这叫“血脉融星图”,是三族最珍贵的宝贝。
而那些宝贝的守护者们,正带着新的血脉,在星辰的注视下,继续把和平的歌谣,唱给下一个春天听。
第十章:永恒的星光
最后一粒星辰砂落在锦缎上时,三族的孩子同时欢呼起来。
这是他们为新出生的混血儿准备的礼物——件绣满星辰的襁褓,狼毛的边、蚕丝的面、蛮族的刺绣,摸上去暖乎乎的,像裹着整个星空。
婴儿在襁褓里咯咯笑,小手抓住了一缕飘落的桃花瓣,狼耳抖了抖,眼睛亮得像两颗小星星。
窗外,血脉碑上的朱砂痣与夜空的星辰同时闪烁,融星石的光芒顺着冰川的河流,漫过长城,漫过桃林,漫过每个三族共居的角落。
有人说,这是星澈在笑;有人说,是先祖在看;只有孩子们知道,这是血脉里的星辰,在唱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歌。
歌里唱:
狼毛软,人发长,
蛮族卷发缠星光。
血相融,星相望,
一代更比一代强。
(第二十一卷 完)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张推荐票
您的支持就是作者创作的动力!
1 谷籽 = 100 咕咕币
已有账号,去登录
又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