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总结反思,规划未来

书名:《甄嬛传:安陵容重生搞科研》
作者:燕子飞飞

秋意渐深,宫墙内的梧桐叶片片凋落,铺陈一地金黄,又被扫洒太监无声地收走,露出冰冷平整的青石板。延禧宫西配殿内,却仿佛自成一方天地,隔绝了外界的萧瑟与纷扰。丽嫔“驱邪”闹剧的余波,如同投入石子的涟漪,在底层宫人窃窃私语的江湖里荡漾了几日,便渐渐平息。安陵容“懂得些稀奇古怪道理”的名声悄然传开,带着几分敬畏,几分不解,几分“邪门”的标签,反倒让她获得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微妙的清静。至少,短期内不会再有人敢轻易以“怪力乱神”之名来寻衅。夜深人静,烛火摇曳。安陵容没有入睡,而是独坐在临窗的榻上,面前摊开一本空白的线装册子,手边一盏清茶已冷。她没有调香,也没有摆弄任何器具,只是静静地坐着,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进行着重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性的总结与反思。脑中的嗡鸣与撕裂般的剧痛,近来已显著减轻,并非消失,而是转化为一种更深沉的、持续的背景音,如同无数细碎的信息流在意识深处自行整合、归类。她开始能够更清晰地“调用”它们,而非被动承受冲击。【阶段性总结触发。当前状态评估:生存基础稳固度:45%。技术掌握度:初级(化学应用、基础力学、简易光学)。资源控制:极低。人际关系:简单依附(小桌子),不稳定观察(宝鹃),潜在威胁(夏冬春、丽嫔、华妃阵营),未知变数(甄嬛)。外界关注度:低至中(已引起有限好奇)。总体评价:初步立足,风险与机遇并存。】冰冷的评估数据在她意识中流淌,与她自身的感受相互印证。她提起笔,蘸了墨,在册子扉页工整写下四个字:《格物札记》。然后,开始逐条记录。一、所得:* 立身之本: 初步验证脑中知识真实有效,并具备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此乃安身立命、乃至逆天改命之根本。需坚信,需深挖。* 微末根基: 延禧宫西配殿一角,虽简陋,已初步改造为可进行简单实验与制作的“工坊”。需维护,需扩展。* 人力雏形: 小桌子,忠诚度较高,可执行基础指令,略显愚钝但可培养。宝鹃,心思活络,忠诚存疑,需观察与制衡。* 技术储备: 掌握酒精提纯(清泉)、药皂制作、简易杠杆滑轮应用、基础酸碱反应认知、简易显微镜制作与观测、初步发酵技术…虽粗浅,却远超时代认知。* 关注与印象: 于太后处留下“略有巧思、恭顺”之模糊印象;于皇帝处留下“所献清露爽口”之微末好感;于部分宫人处留下“懂些古怪道理、不好招惹”之名声。此乃双刃剑。二、所失与所险:* 资源匮乏: 位份低,份例少,获取高级材料(如纯度高的金属、琉璃、特定药材)极其困难,严重制约发展。* 根基浅薄: 家世不足为恃,反成拖累(需警惕安比槐);宫中毫无人脉根基,信息闭塞,如盲人行路。* 危机四伏: 已引起华妃阵营注意(丽嫔刁难为证);甄嬛之智不可小觑,其好奇亦是潜在风险;皇后心思深沉,态度未明。* 知识诅咒: 脑中知识超前时代太多,施展时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即被视作“异端”、“妖术”,招致灭顶之灾。* 系统之谜: 知识来源不明,目的不明,伴随的头痛与幻听虽减轻,却如悬顶之剑,时刻提醒自身命运或被无形之手操控。写至此,安陵容搁下笔,指尖微微冰凉。得失之间,险象环生。她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展,都伴随着数倍的风险。三、下一步规划:她沉吟片刻,再次提笔,字迹愈发沉稳。1. 技术深化与体系化: * 不再满足于碎片化应用,需有意识地将脑中知识分门别类,梳理体系。如:化学(提纯、合成、反应)、物理(力学、光学)、生物(微生物、基础医学)、材料学… * 短期目标: 改进蒸馏装置,提高“清泉”纯度与产量;尝试制备浓度更高的消毒酒精;研究更有效的杀虫/杀菌药剂(针对疥疮等常见病);尝试制作更精密的透镜(显微镜升级)。 * 中期构想: 若有可能,尝试制备简易的防身器械(非武器,如强效致痒/致盲粉?强烈刺激性液体?需极其谨慎!);研究简易的净水装置(应对可能的疫病或水质问题)。2. 资源获取途径: * 宫内: 继续以“调制香料”、“研制药皂”、“改良妆粉”等无害名目,通过小恩小惠(药皂)或“孝敬”(如给太后、皇后进献改良版安神香囊?需极度谨慎!)换取内务府的材料支持。关键在于“名正言顺”。 * 宫外: 风险极高,但或许是获取特殊材料的唯一途径。需寻机与安比槐通信,以“需要特殊家乡材料研制进上之物”为名,令其暗中搜寻采购?需设计密语,严防泄密。3. 人力经营: * 小桌子: 继续培养,可传授些更浅显的“道理”(如杠杆省力原理),提升其能力与忠诚。 * 宝鹃: 观察,施恩(如改善其皮肤问题?),必要时可小露锋芒以威慑,但核心秘密必须严防。 * 其他: 对宫中底层太监宫女,继续维持“有点小聪明、不好惹但偶尔施恩”的形象,缓慢积累微末人望。4. 应对策略: * 华妃阵营: 避其锋芒,隐忍不发。暗中记录其罪证(如丽嫔跋扈言行)。若再挑衅,以“科学”手段进行精准、隐蔽的反击(如之前的痒痒粉构想),使其吃亏却抓不住把柄。 * 皇后: 保持距离,恭敬顺从,暂不站队。展现“可用之才”的一面,但绝不出头。 * 甄嬛: 维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可进行有限的、不涉及核心的“知识交流”(如讨论香料),满足其智力好奇,但绝不深交,不透底。 * 皇帝/太后: 等待时机,以“奇巧”之物再次引起兴趣,目标应是解决其实际小困扰(如改善饮食口感?提神醒脑?),换取更大活动空间与资源,而非单纯争宠。写罢,安陵容长长吁了一口气,仿佛将胸中块垒尽数倾注于笔端。思路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她不再是被动承受命运、或是盲目试验的惊弓之鸟,而是开始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路径。她知道,这些规划看似条理分明,实则每一步都充满变数与凶险。更大的风波必然还在后头。华妃的打压不会停止,皇后的算计深藏不露,甄嬛的智慧不容小觑,而那脑内知识的源头,更是最大的谜团与威胁。但此刻,她心中却没有太多恐惧,反而充满了一种冰冷的斗志。她合上《格物札记》,将其藏于妆匣最底层。然后吹熄蜡烛,于黑暗中走向床榻。窗外,月凉如水,寒星闪烁。在这吃人的深宫里,她一无所有,却又仿佛拥有一整个未来的知识宝库。前路漫漫,吉凶未卜。但她已握紧手中的“剑”,准备迎向一切未知的风暴。脑内,那冰冷的声音最后一次响起,带着一丝几不可查的…变化?【阶段性规划录入完成。执行监控启动。新知识包准备:基础植物学与高效栽培原理。传输倒计时:12时辰。】安陵容闭上眼,坦然迎接下一次知识的洗礼。第一卷•冷宫弃妃的科技启蒙,至此,方算真正拉开了序幕。

打开布咕客户端阅读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