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珩的身体在精心调养和江辞轩“人形信息素稳定器”的日夜作用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清韧。虽然腺体的损伤不可逆,但那份虚弱感已被稳定的力量感取代。他婉拒了江辞轩“圈养”在家休养的提议,坚定地回到了他热爱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江辞轩没有再坚持,只是行动力惊人地在实验室隔壁,盘下了一整层,大刀阔斧地改造成了集尖端生物科技研发、项目孵化与江氏医疗投资总部于一体的“星尘中心”。顶层,是他视野绝佳的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正对着苏景珩实验室的方向。
“苏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道理我懂。”江辞轩搂着下班后略显疲惫的苏景珩,手指轻轻按揉着他微酸的肩颈,语气带着点邀功的得意,“顺便,也方便我全力支持你的‘星尘’项目。”
苏景珩靠在他温暖的怀抱里,鼻尖萦绕着令人心安的威士忌醇香,疲惫感消散不少。他抬眼看向那片灯火通明的崭新研发中心,心中暖流涌动。这哪里是“顺便”?分明是江辞轩在用他的方式,为他筑起最坚实的后盾,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地追逐星辰。
“谢谢。”他轻声说,主动侧过头,在江辞轩线条清晰的下颌上印下一个轻吻。这是身体恢复后,他越来越自然的亲昵。
江辞轩的呼吸瞬间一滞,深褐色的眼眸暗沉下来,揽在他腰间的手臂猛地收紧,嗓音微哑:“苏老师,这种‘谢礼’,容易引发‘事故’。” 他低头,惩罚性地在苏景珩敏感的耳垂上轻咬了一口,惹得怀里人一阵微颤和低笑。
星尘中心的运转高效而充满活力。苏景珩的实验室成了核心引擎,他带领团队在“星尘”材料应用于神经修复的课题上不断取得突破。而江辞轩,则用他强大的商业手腕和资源,为这些成果的转化和惠及病患铺平道路。
实验室里的“干扰项”江董,依旧乐此不疲。
“苏老师,下午茶时间。” 江辞轩端着一个精致的托盘,里面是他亲手烤的(虽然外形略抽象)抹茶曲奇和一杯温度刚好的柚子茶,直接走进了核心实验室——这里现在配备了最高级别的信息素过滤和隐私系统,完全是他家Omega的专属领地。
苏景珩正和团队成员讨论一组关键数据,被打断也不恼,只是无奈地瞥了他一眼。团队成员早已习以为常,甚至带着善意的笑容,非常“识趣”地暂时退到外间。
江辞轩放下托盘,极其自然地走到苏景珩身后,双手环住他的腰,下巴搁在他肩上,目光扫过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流:“遇到瓶颈了?”
“嗯,3号样本的活性衰减还是过快。”苏景珩放松身体靠着他,指着屏幕上的曲线。
“会不会是载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问题?”江辞轩并非门外汉,四年商海沉浮,他对前沿科技的敏锐度极高,加上为了苏景珩恶补的专业知识,常常能给出意想不到的视角。
苏景珩眼睛一亮:“你提醒我了!我们之前一直聚焦于‘星尘’本身,忽略了载体……”他立刻拿起触控笔,在屏幕上飞快标注起来,完全沉浸其中。
江辞轩也不打扰,就那样安静地抱着他,看着他专注的侧脸,感受着他思维的跳跃。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苏景珩纤长的睫毛上,投下小片阴影,专注的神情美得惊心动魄。江辞轩的心里被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填满,低头,在他散发着淡淡白茶清香的发顶印下一个无声的吻。
这就是他想要的。并肩而立,彼此成就。他看着他发光发热,做他最强大的后盾和最亲密的灵感源泉。
经过团队近一年的全力攻关,“星尘”材料在神经修复领域的首个关键性临床试验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消息传出,轰动业界。
学术会议、媒体采访、庆功宴的邀约纷至沓来。苏景珩作为项目灵魂人物,清冷的气质下也难掩激动。
江辞轩推掉了所有重要的商业行程,全程陪同。在盛大的成果发布会上,他坐在台下第一排,深褐色的眼眸始终追随着台上那个熠熠生辉的身影。当苏景珩用清冽平稳的嗓音,清晰阐述着这项成果将如何改变无数患者的命运时,江辞轩的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骄傲几乎要从眼中溢出来。
会后,喧嚣散去。
江辞轩没有带苏景珩去任何高级餐厅或派对,而是开车带他回到了圣德学院——那个一切开始的地方。
夜色中的校园宁静安详,图书馆的轮廓在月光下静谧矗立。他们并肩走在当年无数次走过的小径上,梧桐树叶沙沙作响。
“还记得这里吗?”江辞轩停下脚步,指着图书馆那扇熟悉的靠窗位置。月光透过玻璃,依稀照亮了那个角落。
苏景珩点点头,眼底漾起温柔的笑意:“记得。某个笨蛋在那里写了一下午的‘墨团’。”
江辞轩也笑了,牵起他的手,十指紧扣:“是啊,笨死了。” 他拉着苏景珩走到图书馆侧面一处僻静的长椅坐下。这里远离路灯,只有清辉的月光和远处朦胧的灯火。
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扁平的盒子。
“给你的。”他递给苏景珩,眼神在月光下亮得惊人。
苏景珩疑惑地打开盒子。里面并非奖杯或奢侈品,而是一幅精心装裱的……实验室数据图谱?不,仔细看,那图谱上复杂优美的曲线和数据点,在月光下闪烁着极其细微、却真实存在的点点荧光!
“这是……”苏景珩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这是‘星尘’项目最核心、也是最终成功的那组神经修复效果实时监测数据图谱。”江辞轩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我让人用特殊工艺,将‘星尘’材料的微光粒子嵌入了打印的图谱里。只有在暗处,才能看到这些真实的‘星尘’之光。”
苏景珩屏住呼吸,指尖轻轻拂过那冰冷的玻璃表面。黑暗中,那幅图谱如同微缩的星空,无数细小的光点沿着成功的轨迹蜿蜒闪烁,汇聚成一片璀璨的星河!那是他心血凝结的星河,是他和团队奋斗的轨迹,更是无数患者未来的希望之光!
这份礼物,独一无二,直击心灵。
“喜欢吗?”江辞轩凑近,温热的呼吸拂过苏景珩的耳廓。
苏景珩说不出话,只觉得眼眶发热。他猛地转过身,双手捧住江辞轩的脸,主动吻了上去!不再是浅尝辄止的轻触,而是带着汹涌的情感、感激和爱意,热烈地、毫无保留地吻住他。
月光下,长椅上,两道身影紧紧相拥,唇齿缠绵,交换着无声的誓言和满溢的爱意。威士忌与白茶的气息在夜色中彻底交融,不分彼此。
许久,苏景珩微微喘息着退开一点,额头抵着江辞轩的,眼眸亮如星辰,声音带着一丝情动的微哑:“江辞轩…谢谢你。”
“谢什么?”江辞轩的拇指轻轻摩挲着他泛红的眼尾,声音喑哑,“谢我帮你把实验室搬到隔壁?谢我烤糊的饼干?还是谢我…打扰你工作?”
苏景珩低低地笑了,清冷的眉眼在月光下温柔得不可思议:“谢谢你…一直都在。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在我需要的地方,在我…身边。” 他顿了顿,声音更轻,却无比清晰,“也谢谢你…让我知道,并肩看星光,比什么都好。”
江辞轩的心,瞬间被巨大的幸福涨满。他收紧手臂,将人更深地拥入怀中,下巴蹭着他的发顶,满足地喟叹:“嗯。那就说好了,苏老师。以后,你的每一个里程碑,每一片星光,我都陪你看。”
“好。”苏景珩在他怀里安心地闭上眼睛,唇角弯起幸福的弧度。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图书馆沉默地见证着,当年那个写情书的笨拙少年,和那个没收情书的清冷学神,终于以最成熟的姿态,并肩坐在了同一片星空下。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纸质的契约,只有紧握的双手,交融的气息,和心底那份比星光更恒久的承诺——余生漫漫,星光作伴,携手共赴。那张浅蓝色的信纸,早已化作了彼此生命里,最温暖的底色。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