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律公子被迫营业

书名:盛唐节奏大师
作者:燕子飞飞

西市的喧嚣如潮水般涌动,周律穿梭在人群中,耳边充斥着各种押韵的叫卖声和即兴表演的节拍。他尽量避开人群密集处,想要找个安静角落消化今日所见所闻——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严谨深沉,两种截然不同的韵律风格在他脑中交织碰撞。“得好好研究这份秘要,”周律摸着怀中的古卷,自言自语道,“说不定能找到这个世界韵律之道的奥秘...”就在这时,几个衣着鲜艳的年轻人注意到他奇特的西装打扮,围了上来。为首的是个头戴锦冠、腰系玉带的公子哥儿,神态倨傲地打量着周律。“哟,这是哪来的胡商?穿得如此古怪!”锦冠青年语带讥讽,却仍保持着押韵的习惯,“衣衫不整形象差,莫非西域新潮流?”周律不欲生事,拱手赔笑:“在下周律,初到贵宝地,衣着不当之处,还请海涵。”他刻意押了韵,但用的是现代普通话的发音,听起来十分怪异。周围几人哄笑起来。一个随从模样的少年讥笑道:“大哥你听,这人韵押得歪七扭八,怕是连三岁小儿都不如!”周律心中不悦,下意识反驳:“韵脚不准我承认,但Punchline还是要比某些人的强些。”“胖什么来?”锦冠青年皱眉,“你说的是什么黑话?”周律这才意识到自己又冒出现代词汇,连忙解释:“在下意思是...警句,点睛之笔...”那青年不屑地摆手:“管你什么胖不胖的!看你口出狂言,想必也是懂韵律之道的。可敢与某比试一番?”周律连忙推辞:“在下技艺粗浅,不敢献丑。”青年却不肯放过他,提高声音对周围人道:“诸位请看!这位西域来的周郎君,自称精通韵律,却不敢上台一试!莫非是欺我长安无人?”周围人群被吸引过来,开始起哄。在西市这样的地方,拒绝韵比挑战被视为怯懦无能,是极丢面子的事。周律进退两难。他瞥见不远处有个简易擂台,台上正有两人在即兴比试,台下围了不少观众。若是现代,他大可以一走了之,但在这个世界,他似乎无处可逃。“怎么?怕了?”锦冠青年得意洋洋,“若是认输,便当众说三声‘西域韵法不如长安’,某便放你离去。”周律被逼到绝境,血性上来,深吸一口气:“既然阁下执意相邀,在下便献丑了。请!”人群发出一阵欢呼,自动让开一条通道。周律硬着头皮走上擂台,那锦冠青年紧随其后,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裁判是个须发花白的老者,见两人上台,便宣布规则:“一炷香时间,轮流即兴,主题自定,以观众呼声定胜负。”锦冠青年率先发难,他显然经验丰富,开口便是一段流畅的咏物韵文:“西市擂台高又宽,今日教你知道难!胡服装扮虽新奇,韵法差劲真可怜!若你现在跪地求,某或可饶你这一次!”台下观众齐声叫好,显然这段即兴无论押韵还是节奏都相当标准。青年得意地看向周律,做了个“请”的手势。周律心跳如鼓,脑中一片空白。他勉强镇定下来,想起大学时代参加说唱社团的经历,决定从最简单的双押开始。他清清嗓子,用生硬的古汉语尝试道:“明月光,地上霜,举头望,低头慌...初到宝地技艺疏,还请各位多包涵。”这几句简单模仿了李白的《静夜思》,采用最基本的双押技巧。话音刚落,台下顿时爆发出阵阵嘲笑。“这也叫韵文?三岁孩童都比这强!”“西域之人果然不懂韵律之道!”“下去吧!别丢人现眼了!”锦冠青年笑得前仰后合:“某还以为你有什么本事,原来就这点能耐!看来西域韵法果然粗陋不堪!”周律面红耳赤,但嘲笑声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想起了怀中的《乐府韵律秘要》,想起了李白的潇洒和杜甫的严谨,更想起了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凭什么现代说唱技巧就不能在这个世界立足?第二轮开始,锦冠青年更加得意,韵文也更加刁钻:“胡人胡服胡言语,韵法差劲真可气!若是识相快认输,免得到时更难堪!长安城内韵法盛,岂容你来此撒野?”周律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神已变得坚定。他不再试图完全模仿古韵,而是决定将自己的现代知识与这个世界的韵律传统结合。他先是尝试加入简单的Beatbox节奏作为背景音,用口技模拟鼓点:“噗嗤嗒嗤,噗嗤嗒嗤——”然后在这个节奏基础上开始吟诵:“阁下莫要太嚣张,天外有天道理长!韵法不止一种调,何必拘泥旧框框?今日便让你见识,什么叫作新韵律!”这段表演虽然韵脚仍显生硬,但加入了节奏伴奏后,效果顿时不同。台下观众安静了一些,有人露出好奇的表情。锦冠青年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周律还有这一手。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反击道:“口技虽巧不足夸,韵脚杂乱如散沙!韵律之道重文采,不是杂耍可替代!若你只有这点技,还是早点认输吧!”周律已被完全激发出斗志,他决定冒险一试更加现代的技巧。他加快Beatbox节奏,采用更复杂的押韵方式:“阁下言语太轻狂,不知韵律有多样!双押三押不足奇,连环押韵才够力!今日便让你明白,什么叫作Flow和Beat!”他故意在最后加入了英文词汇,果然引起台下哗然。“什么?佛漏?比特?这是什么黑话?”“从未听过如此古怪的韵法!”“但听起来有点意思...”锦冠青年有些慌了,他强作镇定:“胡言乱语不算技,韵律之道重传统!你这种不伦不类之韵,简直是对先贤的侮辱!”周律越战越勇,他决定祭出更多现代说唱技巧。他采用更快的语速,更复杂的押韵结构,甚至加入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传统固然要尊重,但创新也不可少!就像酿酒需新曲,韵律也要新调料!今日便让你见识,什么叫作Punchline和Hook!”(注:Punchline指点睛之笔,Hook指抓耳的副歌)表演到此,台下反应已经开始分化。一些年长的观众摇头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对传统韵律的破坏;但一些年轻人却眼睛发亮,对这种新奇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浓厚兴趣。锦冠青年见势不妙,使出全身解数做最后反击:“任你花样百出奇,韵法根本不可弃!平仄相对声调协,才是正道不可替!你这种旁门左道技,终究难登大雅堂!”周律已经完全进入状态,他微微一笑,决定用一段结合古今的表演来收尾。他放慢节奏,采用更接近传统但仍有创新的方式:“传统新意本一家,何分高低与上下!李白杜甫尚创新,我辈为何要守旧?韵律之道如流水,唯有变化才长久!”表演结束,台下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后爆发出激烈的争论。“这算什么韵法?完全不守规矩!”“但很有趣不是吗?从未听过这样的韵律!”“这是对先贤的亵渎!”“这是韵律的新生!”裁判老者面露难色,显然难以决断。就在这时,一个温和而权威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且让某一观。”人群分开,一个身着素雅衣裙的中年女子缓步走来。她衣着并不华丽,但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气度,身后跟着两名侍女。在场许多人立刻认出她来,纷纷行礼:“见过秦大家!”被称作秦大家的女子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周律身上:“这位郎君,方才你所言‘佛漏’、‘比特’、‘胖来’等,究竟是何含义?”周律心中一惊,意识到这可能是个重要人物,恭敬回答:“回大家,这些是西域韵法术语。'Flow'指韵律流动之势,'Beat'指节奏节拍,'Punchline'指点睛之笔...”秦大家若有所思:“西域竟有如此精妙的韵法理论?难怪郎君的表演虽与传统迥异,却自成一格,颇有新意。”她转向裁判:“这一局,便算平手如何?”锦冠青年虽有不甘,但显然不敢违逆秦大家,只得悻悻同意。周律更是求之不得,连忙拱手谢过。人群渐渐散去,秦大家却单独留下周律,微笑道:“周郎君可有闲暇?某家主人对西域韵法颇感兴趣,欲请郎君一叙。”周律心中一动,试探着问:“不知大家的主人是...”秦大家含笑:“某家主人乃玉真公主殿下,当今圣上御妹,最爱音律韵法。殿下今日微服在此,适才见郎君韵法新奇,特命某来相邀。”周律大吃一惊。玉真公主?那个在历史上以爱好文艺著称的唐代公主?他连忙整理衣冠:“在下荣幸之至。”跟随秦大家穿过几条街道,来到一处幽静的宅院。院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置得极为雅致。在一间临水的亭子里,一位身着淡黄衣裙的贵妇人正在抚琴,见人来,便停下手指。秦大家上前禀报:“殿下,周郎君已请到。”玉真公主打量周律片刻,目光在他奇特的衣着上稍作停留,温和地问道:“周郎君从西域而来?不知西域韵法如今发展如何?方才听闻郎君所言术语,颇觉新奇。”周律心中紧张,但强作镇定,将现代说唱理论用唐代能理解的方式解释了一遍。他着重强调了节奏多样性、押韵技巧创新和表演形式的变化。玉真公主听得十分专注,不时点头。最后,她微笑道:“周郎君所言甚是有理。韵律之道,确不应拘泥一格。今夜晚间,东市有场韵比盛会,李太白与杜子美将同台较技。郎君若有兴趣,可来一观。”说着,她命人取来一枚玉牌:“凭此可直接入内场。”周律接过玉牌,心中激动不已。他不仅意外获得了公主的赏识,更有机会亲眼见证李白与杜甫的韵律对决!离开公主别院,周律漫步在长安街头,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摸着怀中的玉牌和古卷,心中百感交集。从被迫上台的窘迫,到意外获得公主赏识,这一切仿佛梦境。而今晚的李杜对决,将是他深入了解这个世界韵律文化的绝佳机会。“律通天地,韵贯古今...”周律喃喃念着古卷上的字句,忽然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抬头望向东市方向,眼中充满期待。夜幕即将降临,而长安城的韵律盛宴,才刚刚开始。

打开布咕客户端阅读

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立即体验